欢迎访问趣说历史网!我们专注于搜集整理历朝历史、天下奇闻异事等精彩内容,想了解大千世界,尽在趣说历史网!

手机版 | 网站地图 | 收藏本站

虎年看虎,北京考古发现的“虎”文物众多

编辑:来源网络 2022-02-26
浏览:
字体:

虎年已至。《说文解字》称:“虎,山兽之君也。”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的象征意义和精神内涵,虎是北京考古发现最多的动物形象之一。

汉代的铜虎镇

旧石器时代早期的周口店第1地点中就发现了老虎和剑齿虎的化石,说明距今50万年前的周口店有茂密的森林环境。森林中的猛兽剑齿虎是第三纪(距今约6500万年至180万年前)时期的。剑齿虎是史前最大的猫科动物,表面上看起来萌萌哒,但不要被它的外表欺骗了。它是当时对人类威胁最大的动物,个头不小,类似现在的熊。它们最大的特征是上犬齿突出,可达十几厘米。这是它们最厉害的武器,“剑齿”之名,即来源于此。纵然闭上嘴,其犬齿仍然清晰可见。

到了距今约2.7万年前的山顶洞人时期,剑齿虎已经消逝在历史长河中,但它的“兄弟”老虎还在,考古发现的一根骨针据说是老虎骨头做的。

剑齿虎复原图

虎代表着力量、权威和神性,所以在“国之大事,在祀与戎”的商周时期,其形象在装饰图案中经常出现。西周早期的北京房山琉璃河遗址中,青铜器、玉器、车马中都出现了老虎形象。

青铜簋高28.5厘米,重约8.4斤。圈足下接3只虎形足,每只虎都后腿直立,两爪与尾构成鼎足之势着地,前爪承托下颌,似乎使出了吃奶的力气才顶起了上面的簋。这里不言而喻体现的是老虎的力量。整器设计巧妙,虎足的运用十分有趣,集艺术性与科学性于一体。古人享用着簋中的美食,大快朵颐,簋下的三只小家伙正在负重干活,让人看起来忍俊不禁。

黄玉虎形佩,佩呈扁平体,卧状,老虎张口、露齿、舒腰、屈腿、卷尾,嘴部张开巧妙地形成一个圆孔,用于系挂,和现在的手机链是一个意思,全长7.4厘米。

虎头形辕首饰是马车上的饰件,装饰在辕头。整体呈筒形,角度保证了插入辕后,虎头能平视前方。虎头两耳竖起,鼻凸高耸,张口露齿,獠牙尖长。当马车疾驰时,此辕首在前,迎风而立,威风十足,犹如今天汽车上的立标。

延庆发现的春秋时期金虎牌饰,堪称北京虎类文物颜值的天花板。它含金量在99%,属纯金,重14.4克。老虎小耳朵,头低垂,四肢收于腹下,引颈探首,偷偷摸摸,前后肢屈曲向前,呈行走状。前后腿肱头肌呈隆起状,表现出虎的强劲有力。尾部短粗垂地,眼、前后爪窝和尾端有4个圆形嵌窝。

春秋时期的金虎牌饰

同样出自延庆的青铜幼虎牌,则是另一种风格。呆萌的幼虎站于圆环之上,虎尾、双爪呈小圆环状。

春秋时期幼虎牌

昌平出土的战国陶壶,颈部饰有对称的猛虎望月状双耳。老虎前肢屈,后肢蹬,尾部抖立如鞭,回首翘望。

战国陶壶的虎形耳

西汉大葆台墓葬中发现的铜虎镇,圆座上铸有一只侧身屈肢盘卧的猛虎,张嘴瞪眼,身上阴刻线条。它的用途是压内帷或席角。

唐代以降,由于十二生肖观念的发展与流行,很多墓志或墓壁上都雕刻或绘有十二生肖的图案,“寅虎”自然是必不可少。

丰台区四路通发现的唐代赵悦墓,墓志盖呈覆斗形,正中阴刻“赵公墓誌”楷书4字。四[shā](角)刻宝相花,四面线刻兽首人身十二生肖像,每面三位。每位生肖都双手环在前腰,姿态恭敬。虎出现在差不多相当于八点的位置。虎头向左,穿着长袍高履。

海淀出土的一对金代石虎,造型基本一致。它们高108厘米、长54厘米、宽41厘米,下方为前圆后方的石座。石虎的头部面向前方,颌部上扬,嘴巴紧闭,两边嘴角各露一虎齿,双目圆睁,鼻子微蹙,耳朵向后紧贴头部,胸脯前挺。虎前腿直立,前肢粗壮,虎爪尖利外露,后腿弯曲,臀部着地,虎尾向右弯曲后向上扬起,并紧贴后背直至后颈部。虎身右侧刻一楷书的“官”字,表明了它的身份。和西周的老虎相比,金代石虎少了些威猛,多了些温顺;少了些权威,多了些世俗。

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的网红萌宠元代石虎,采用了圆雕的方式,双眼略长,目光柔和,背部稍屈,腰部内敛,长尾左绕至前落于左爪。如果你仔细端详,可以看到它左侧的脸部,嘴角闪现一丝诙谐,似抿着嘴坏笑,笑什么?不知道。神态似家猫般招人喜爱。它的用途,应是陵墓前神道两侧的石像生。

元代的石虎

虎在我国传统文化中,是王者的标志,也是勇武、胆量、气魄的象征。因此,当它出现在古人器物上时,也就被赋予了具体的含义。

标签:
本文地址:https://www.qushuolishi.com/kgfx/6985.html
本文标题:虎年看虎,北京考古发现的“虎”文物众多

免责声明: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其内容的真实性和原创性未经本站证实,仅供读者参考。如有侵权问题,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!

更多精彩